top of page

漢語拼音

  漢語拼音是一種將漢字以羅馬字母(即英文字母)拼寫和注音的工具。1956年,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即表示會採用羅馬字母作為漢字的拼音方式,因為該字母是現代大多數語言所共用的文字,並且多為中國知識分子所熟悉。而其主要的用途,是為了給漢字注音和做為教學漢語的工具。

  1958年,在中國國務院總理兼全國政協主席周恩來的《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》的報告中,便規定了中國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務為:簡化漢字、推廣普通話(即漢語)、制定和推行《漢語拼音方案》,並強調漢語拼音方案的功能為替漢字注音和推廣普通話(即漢語),並非將漢字取代成拼音文字。同年,該方案被正式批准,並在師範、中、小學校進行教學。而注音符號,則在推行該方案後停止使用,但在較具權威性的主要字典裡,如《新華字典》,則同時標注漢語拼音及注音符號。

新華字典第10版內頁。goo.gl/YOT4cg

  1977年,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採用《漢語拼音方案》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,這是漢語拼音邁向世界第一步。1979年,聯合國秘書處亦採用此方案作為拼寫中國人名、地名的標準。同年,擔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的周有光先生,前往華沙參加國際標準組織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, ISO)—資訊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Technical Committees 64-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, ISO/TC 46)會議,建議將《漢語拼音方案》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。

​  1982年,國際標準組織通過《ISO 7098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— Romanization of Chinese》(文獻工作--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),《漢語拼音方案》正式成為拼寫漢語人名、地名和專有名詞的國際標準。爾後,該方案即被世界各國廣泛運用,成為拼寫漢語的主流。

周有光出席國際標準組織會議。走讀周有光

​◆參考文獻◆

1. 周有光(2012年6月30日)。漢語拼音五十年。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通訊,70。2017年3月20日,取自 https://goo.gl/aQsy7A

2. 漢語拼音。2017年3月20日,取自維基百科 https://goo.gl/hYmWyD

3. 注音符號。2017年3月20日,取自維基百科 https://goo.gl/H3MSZ

4.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。2017年3月20日,取自維基百科 https://goo.gl/rEM1d4
4. 陳光中(2012)。走讀周有光。台北:華品文創。

  2012年,漢語拼音方案正式實施50年,其應用擴大,快速驚人。本來主要應用於教育領域;現在顯著地應用再工商業界。本來主要是小學的識字工具,現在廣泛地發展為資訊傳輸的媒介。本來是中國文化之鑰,現在延伸成為國際的文化橋樑。但周有光也很客觀且明確的表示,《漢語拼音方案》絕非盡善盡美無可挑剔,但是改掉一個缺點,往往會產生另一個缺點。缺點和優點是共生的。只能兩力相權取其重,兩害相權取其輕。

  

  至於台灣的拼音系統,在注音符號自1918年正式公布以來,國人使用注音符號已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,且多數電腦手機使用者均能熟練使用。而為與國際交流,除了由英國傳教士研發的《威妥瑪拼音》之外,政府曾制定《國語羅馬式》、《國語注音第二式》,然卻都未能受國際普遍使用。2002年教育部通過臺灣中文的拼音系統為《通用拼音》,雖然《通用拼音》較貼近國人的發音習慣,並且改進《漢語拼音方案》中不符合英文讀寫習慣的聲母(註),對於完全沒有學習過漢語拼音的外籍人士而言,可能較容易學習及閱讀,但在逐步推行和實踐的過程中,卻未能與國際接軌,為表達政府國際化的決心,因此,2009年起官方譯音標準從《通用拼音》全面改採《漢語拼音》。

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對照表。

goo.gl/wQjZcB

bottom of page